设为首页
收藏本站
开启辅助访问
切换到宽版
登录
立即注册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社区
BBS
导读
广播
Follow
群组
Group
日志
Blog
相册
Album
分享
Share
搜索
搜索
本版
帖子
群组
用户
康复社区
»
社区
›
中医体质
›
阴虚体质
›
罗大伦:不焦虑,不上火:阴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
返回列表
发新帖
罗大伦:不焦虑,不上火:阴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
[复制链接]
3435
|
2
|
2020-11-10 10:18:11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阅读模式
1 什么原因会导致人阴虚
什么是阴虚?
阴就是我们体内主濡润、主安静的血液和津液等物质(大致相当于物质基础),阴虚,就是这类物质不足了;
而阳是体内那种旺盛的,主热的、主动的、主生发的、功能性的东西,阳虚就是此类物质不足了。
人在阴虚以后会生内热,就是说阴虚的人,体内的热会越来越多。
为什么呢?
拿发动机举例,如果发动机运转的部位有润滑油的话,它运转的时候产生的热量就少;如果没有了,运转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热。这就叫“阴虚则生内热”。
(1)熬夜、吃过多辛辣的东西会阴虚。
吃过多辛辣的东西会阴虚,因为辛辣的食物会伤阴。川菜在全国广受欢迎,人们喜欢川菜对味蕾的刺激,但是成天吃麻辣烫、酸辣粉这样的食物,你的身体就会变成阴虚的状态。
还有,熬夜会导致阴虚,那些天天半夜12点以后睡觉的人,慢慢就会变成阴虚体质,为什么呢?
津液给耗没了。
来自群组:
道家食疗
回复
使用道具
举报
自然疗法
|
2020-11-10 10:22:47
|
显示全部楼层
(2)情绪出问题,身体要阴虚。
我和很多中医朋友们都聊过,一致认为现代人绝大多数的身体问题都是由情绪出问题引起的,大多数病其实都是精神层面的病。
很多时候,我看到大家写的信、说的话、发的微博,就感觉到好多人都活得很郁闷。
而郁闷就会直接导致肝气不舒,不舒的肝气就会转化成肝火,伤肝阴。耗津液、耗血液,越耗越厉害,最后耗成阴虚。
肝属木,脾属土,木是克土的,人在郁闷以后,肝气不舒,就会直接过来欺负脾胃。脾胃被克了,就意味着脾胃的功能被削弱了。
而脾胃是控制水湿的,如果人的脾胃气虚,功能弱了,体内就会水湿重,同时,由营养化生而来的血也就少了,差了,又会引起血虚;另外,气虚了以后,身体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变弱,瘀血就出现了。
总之,一系列的问题都跟着来了。
什么是情绪问题?
像贪、嗔、痴,全都是情绪的问题,是神的层面的问题。
贪、嗔、痴出现以后,会导致人的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等情绪过度,出现肝气不舒的情况。
总之,情绪有问题就会让人肝气不舒,肝气不舒就会影响脾胃,伤肾、伤肺……
危害是非常大的。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
自然疗法
|
2020-11-10 10:24:19
|
显示全部楼层
(3)不管什么体质,都要先调好脾胃再说。
我讲课的时候,很多人都问我:“为什么这些体质的问题会在我身上重合出现?”
我回答,重合出现恰恰说明人体是一个系统。
单纯的问题很好解决,但是人的身体很少有单纯的问题,当这些问题重叠出现的时候怎么办?
一环一环地解开,核心是调脾胃。
有学者研究了古今50万个中医的方子,发现用得最多的药是茯苓,为什么?
因为茯苓是祛湿强脾胃的,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,只有养好它,人的身体才不会出问题。
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,比如就想吃好吃的,只要有饭局就去,一看到大虾就想吃个够,结果吃多了伤到脾胃;
脾胃伤了,血液来源就出问题了,又血虚了;
血虚了以后,因为脾胃伤了,所以气又虚了;
然后水湿又来了,痰又来了,痰湿出现了。
人身体的各种不良状态就是这么一层一层交缠在一起的。
只有脾胃好了以后,身体的其他症状才有机会改善。
脾胃之气足了,血能够得到滋养了,湿气去掉了,肺气足了,肾气也足了,这样,那么身体就全都恢复了。
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调理脾胃很长时间,脾胃还是没有恢复呢?
就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始终在作怪,你这边吃着补脾的东西调理,但是你一接电话,一股火上来了,人家又买一栋别墅,我们家存折上只有20万,我们家什么时候能挣1000万?你开始着急上火,晚上觉也睡不着了,心里总是堵得慌。
如果你的情绪是这样的,那吃的调理脾胃的药能起作用吗?很快就会化火,然后你的身体就会越调理越糟糕。
所以,调理身体的关键是脾胃,但是调整的根源是情绪,如果情绪失常,肝气不舒,那怎么调理脾胃也没有用。
反之,情绪稳定,心里安静,说实话,你即使不怎么调理脾胃,身体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,有问题也会慢慢好转。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举报
返回列表
发新帖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并转播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自然疗法
68
主题
393
帖子
1053
积分
版主
积分
1053
收听TA
发消息
回复楼主
返回列表
湿热体质
痰湿体质
血瘀体质
气郁体质
血虚体质
气虚体质
阳虚体质
阴虚体质
异禀体质